思政动态

party building

思政动态

老教授方言授课 学生评价不一校方称不反对

校对: 责编: 终审: 时间:2013-03-11 阅读:


工科的课程用武汉话来讲,味道不一般。本周开学,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汪声瑞,在征求学生意见后,改用武汉话授课。不少学生表示,武汉腔的各种俏皮话扎堆,听课好似听单口相声。

方言是外衣 抖包袱才是重点

没听懂阔以问,但是莫要拈筋。站在讲台上,汪声瑞每说完一句话,就要看一下学生们的表情,发现有的学生没听懂,他就在黑板上写下对应的汉字解释:歪揪、拈筋就是钻牛角尖的意思。

尽管如此,课堂上拈筋的学生还是不少,讲到结构差异这一概念,不少学生就一个劲地摇头。汪老师打了个比喻:结构差异就像人的眼长在脸前面,鸡没有这么大的脸,所以眼就长在脸两边——如果人的眼长在脸两边那是怪物,不过好在鸡看见了会喜欢。建筑说成建揍,没有说成冒得,地道武汉话。该校土木工程大三学生陈详辉笑着说,听汪老师的课蛮过瘾。

今年58岁的汪声瑞从小在汉口长大,他表示自己普通话说得很别扭,上学期还有学生私下里吐槽:听别人说普通话要钱,听汪老师说普通话要命。汪老师告诉记者,这学期改讲武汉话,各种俏皮话说起来更顺了,他也可以在课堂上穿背心作揖——露两手

学生评价不一 校方回应称不反对

老师用方言代替普通话授课,学生怎么看?昨日记者随机调查发现,在汪老师所教的100多名大三学生中,多数学生表示能接受。班上的学生陈详辉就表示,汪老师的武汉话很幽默,很有感染力,这种教学方法很新颖,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,还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。

不过,一些外地学生也表达出自己的尴尬,山东籍的学生申东就表示,尽管在武汉呆了两年多,汪老师的武汉话里还是有很多地方他听不懂,让他有点难受”——只能靠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和课后温习课件来学习,无形中他还被迫学了门方言。

对于汪老师的做法,该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,用普通话教学是学校考核中青年教师的一项指标,对于年纪较大的老师并没有严格要求。汪老师则认为,很多学生在武汉求学四年,除了学习专业知识,顺便了解一下武汉语言文化特色也挺好。(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钱桓 实习生戴昌明)


Baidu
sogou